EN
CN

走在復興路上的“小上?!?/h1>

發布時間:2019-03-12作者來源:楊青柳瀏覽次數:25

我的家鄉在桐廬縣窄溪鎮,位于富春江畔,人們更習慣于叫它窄溪老街。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里,窄溪是杭州的一個重要河運碼頭,那時這里貨運繁忙,漁業發達,老街里商鋪林立,徽商云集,因此在當時它贏得了“小上?!钡拿婪Q。

時過境遷,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,原本受人們青睞的水運逐漸被鐵路、公路和空運所取代,窄溪的地理位置優勢不再凸顯,原有的繁華也隨之逝去。

漸漸地,窄溪老街變得猶如廢墟一般。街道兩旁的舊商鋪東倒西歪、殘破不堪,地面坑坑洼洼到處都是臭氣熏天的污水坑,電網密布如一張巨大的蜘蛛網,附近的居民區里遍地是垃圾,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惡臭味,更別提什么綠化了,連一棵像樣的樹都很難找到。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,因為這里沒有任何留得住年輕人的營生。

幸運的是,兩年前窄溪老街這顆文化遺珠被桐廬縣政府發現了,在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扶植下,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以前那些東倒西歪的商鋪都直挺挺地立起來了,而且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是最近翻修過的。因為當地旅游局在施工前提出了重要的指示,那就是“原貌恢復,做舊如舊”,否則這種翻修不但毫無意義,還破壞了它原有的文化價值,將會得不償失。

年前,為了更好地感受家鄉的變化,我帶著孩子和家人好好地逛了一圈窄溪老街。老街已不再是以前的爛泥路了,取而代之的是復古整潔的青花石板,也看不到遍地的積水坑了。當我們走在干凈復古的青花石板上,看著兩旁林立的帶著濃濃歷史氣息的商鋪,特別是經過那氣勢恢宏的鴛鴦古樓時,真有種“不知今夕是何年”的感覺。

順著街道,我們來到了居民區,居民區的房屋全部被刷上了統一的白色,外墻上繪著具有江南特色的山水畫,房屋對面放置著一排整齊的綠色垃圾桶,院子里的空地上修筑起了一個個花壇,花壇里種著各種花草樹木。經過時,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樹木花草的清香。在經過一個偏僻的小別院時,兒子高興地喊道:“你們快看,那有周總理的畫像?!表樦鴥鹤又敢姆较蚩慈?,周恩來總理在各個年代的畫像映入眼簾,他永遠是慈眉善目、不怒而威的模樣,讓人看了既親和又敬畏。走近一看,原來這小別院是周恩來在窄溪的演講舊址,在這里周恩來同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宣傳了抗日救國的道理,堅定了大家抗戰必勝的信念。想不到這個不起眼的別院竟然還有這樣一段歷史,著實讓人感到意外驚喜,這必將為我們窄溪的紅色文化添上非常濃重的一筆。

經過居民區門口時,看到家家戶戶正忙于準備年貨,一家老老小小聚在一起,其樂融融。偶爾聽到兩個年輕人在交流自己下一年的工作計劃,他們打算明年不出去務工了,而是準備入駐老街上的商鋪并開一家農家樂。

這就是我的家鄉,一個有著濃厚歷史底蘊的江南小鎮,一個正準備復興的富春江畔的美麗鄉村,它將以全新的面貌和獨特的魅力熱情歡迎您的到來。

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